校史沿革-凯发国际官网官网
黑龙江科技大学简史
黑龙江科技大学创建于1947年,其前身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矿业类院校——东北工人学校。学校历经三次拆并重组,四次迁移校址,六次转换隶属,八次更改校名,现在已发展成为一所理、工、管、文、经、法等学科协调发展,以工为主、以矿业为学科专业特色的多科性大学,为区域经济社会和我国煤炭工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有“煤炭工业的脊梁”“矿业工程师的摇篮”之美誉。
东北工人学校校徽
1945年9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领袖,广州起义、省港大罢工组织指挥者之一,新中国能源工业和煤炭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陈郁,遵照党中央“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重要指示,肩负建立东北大后方根据地、恢复大型煤矿生产、支援解放战争前线的光荣使命来到东北。1947年3月,陈郁来到鸡西领导恢复大型煤矿基地工作。在陈郁领导下,鸡西矿区快速恢复了煤矿生产,煤炭源源不断运往解放战争前线。
陈郁主持召开鸡西矿区英模大会,动员群众恢复生产,支援前线
1947年5月,陈郁和袁溥之在鸡西恒山煤矿创办“东北工人学校”,陈郁担任名誉校长,袁溥之担任校长、党支部书记。
奠基人、名誉校长:陈郁 校长、党支部书记:袁溥之
东北第二煤矿区恒山矿长生区工校全体同学合影(二排右五为袁溥之)
1948年4月,根据陈郁同志关于抓紧工矿企业城市的技工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的恢复和建立的指示,在东北工人学校基础上建立鸡西矿区职工学校。1952年8月,学校改称鸡西矿山工业技术学校;1952年11月,学校改称鸡西煤矿工业学校。
鸡西矿区职工学校学员合影
1948年12月,鹤岗矿务局成立鹤岗矿务局技术学校和职工学校。1949年2月两校合并成立鹤岗矿务局职工技术学校,同年10月,学校改称鹤岗工科高级职业学校,开始为煤炭生产培养中级技术人才,这是新中国第一所培养煤矿专门技术人才的中等专业学校。1951年5月,学校改称为鹤岗矿山工业技术学校;1952年11月,鹤岗矿山工业技术学校改称为鹤岗煤矿工业学校。
鹤岗时期教学主楼
鹤岗煤矿工业学校采煤、机械、电机、测绘科五三秋、五四春班毕业生留影
1953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煤矿管理总局发文,决定鸡西、鹤岗两校归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煤矿管理总局领导;6月,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煤矿管理总局发文,提出鸡西、鹤岗两校合并事宜;7月,决定将鹤岗煤矿工业学校迁到鸡西,与鸡西煤矿工业学校合并;11月,学校由鸡西煤矿工业学校改名为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鸡西煤矿学校。1954年1月,鸡西、鹤岗两校合并结束。
1953年10月建成的俄式风格教学主楼
学生在教学楼门前合影
1955年3月,学校改称为燃料工业部鸡西煤矿学校;1957年11月,学校改称为鸡西煤矿学校。
燃料工业部鸡西煤矿学校颁发的奖状 鸡西煤矿学校校牌
1958年5月,鸡西市委为适应经济建设需要,在鸡西煤矿学校和哈尔滨管理局干部学校的基础上,创办鸡西矿业学院。鸡西煤矿学校附设于鸡西矿业学院。
位于西山的鸡西矿业学院大门
鸡西矿业学院首届毕业生全体合影
1962年2月15日起,鸡西煤矿学校不再附设于鸡西矿业学院。1963年6月,国务院发文撤销鸡西矿业学院。
1964年7月17日,毛主席同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接见高、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代表,鸡西煤矿学校政治课教师杨继芳受到接见。
1978年12月,鸡西煤矿学校改建为鸡西矿业学院。
召开鸡西矿业学院成立大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题写校名
1981年4月,国务院发文,学校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主管改为由煤炭工业部为主管理。11月,学校改称黑龙江矿业学院,隶属于国家煤炭工业部。
首届电气化专业学生毕业合影
赵紫阳签发任命:陈政国为黑龙江矿业学院院长
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煤炭工业部撤销,学校隶属关系划归黑龙江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0年1月3日,学校五届三十次党委会会议通过历史性决议:到哈尔滨寻找战略伙伴,在哈尔滨扩建校区;1月28日,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黑龙江科技学院。2001年2月1日开启哈尔滨校区建设,学校进入鸡哈两地办学时期。
更名黑龙江科技学院仪式
鸡西校区的“大白楼”
鸡西校区教学楼
2003年6月3日,全校教职工开始搬迁准备。自7月3日首批货车由鸡西出发至8月26日,历时1个月23天,学校主体由鸡西搬迁至哈尔滨市。2004年9月,庆祝第二十个教师节、哈尔滨校区落成、安全工程技术学院揭牌、首届研究生开学典礼在哈尔滨校区隆重举办。
哈尔滨校区落成典礼
2013年4月,教育部致函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同意更名为黑龙江科技大学。
更名大学升旗仪式